作為文化潮流的漢服熱能夠持續多久?
2003年11月22日,電力工人王樂天身穿漢服走上鄭州繁華的街頭,塵封數百年的服飾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后來這一天被漢服愛好者定為漢服出行日。
十余年前,穿著“奇裝異服”的王樂天在人群中尚屬另類;而在今天,不管是在校園、鬧市,還是在景區、博物館,衣袂飄飄、束發佩環的漢服愛好者,已成為隨處可見的風景線。
漢服,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潮流。而今年漢服市場格外火爆,在菏澤曹縣,這個擁有全國三分之一漢服銷售市場的地方,繡花機每天都在轟隆轟隆地高速運轉。“現在企業都在加班加點地生產,還是供不應求,只好先在網上下架,等產品出來了再上架。”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主任蘭濤說。
根據最新預測數據,2021年中國漢服愛好者人數將達到689萬,較上一年增長33.5%,漢服市場規模即將突破百億級。漢服儼然撕下了小眾文化的標簽,擁抱更多受眾。然而,一片向好的背后,是相當一部分人對規矩繁復的漢服圈的敬而遠之,是層出不窮的抄襲對行業發展的侵擾……人們不禁追問,這場漢服熱能持續多久?
有圈還是無圈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漢服愛好者,被理所當然地劃歸到了漢服圈中。但從事傳統服飾復原工作的劉慧卻不認為有“漢服圈”的存在,“現在人們說漢服出圈,并不是說它打破了某種界限,而是說漢服變得越來越日常化。”
“圈”這個字眼,總帶著一些圈地自萌的狹隘,而漢服愛好者的初衷并不在于此?,F在所說的“漢服圈”的由來,肇始于一場現代漢服復興運動。2002年,一則“失落的文明——漢族民族服飾”帖子出現在艦船軍事論壇上,名為“華夏血脈”的網友在文中梳理了歷代漢民族傳統服飾的式樣、風格,兩年內收獲了累計三十萬的點擊量。
經歷了數百年的斷代,漢服在多數人心中早已面容模糊,提起漢服,許多人往往將其與古裝畫上等號。對于相當一部分非專業人士而言,復原漢服更是無理可依、無章可循,摸不清頭緒,理不出線索。
如何給“漢服”這一概念一個合理而周到的詮釋,“失落的文明”一帖交出了最早的答卷,隨后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試圖將漢族的傳統服飾再度發揚光大。
這些人互稱“同袍”,該稱呼取自《詩經》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他們集聚一堂,通過嚴謹的考據,還原漢服本來的樣子,而最終的目的在于復興傳統文化。
劉慧幾乎是最早行動的一批人之一,2003年她就加入了傳統文化復興的陣營。后來她跟朋友成立了名為“廣雅司”的工作室,復原傳統手工技藝,傳統服飾是其中的一大類。“服飾是一種工藝的文化,布料制造、刺繡針法、縫紉技術,都涵蓋在內。”劉慧說。
她從出土文物、博物館展品、筆畫、古畫、書籍中尋找傳統服飾曾經存在過的蛛絲馬跡,就連地理氣候也是她在做復原工作時重要的依據,“比如宋朝時候,氣候處于一個炎熱期,所以服飾會偏向于輕薄。”劉慧說。
像劉慧一樣頗有專業素養的人,構成了漢服運動的核心人群。然而,嚴謹細致的考據,豐富龐雜的服飾形制,卻每每讓外行人一頭霧水。這無形中也壘起了一道高墻,墻外的人看不懂,一小部分墻內的人甚至沾沾自喜,借此彰顯自己的優越感。
劉慧說,所謂的漢服圈像一個門派林立的江湖,其內部有改良派、考據派、仙女派等之分。派別之間各執一詞,有各自認可的規則。
如改良派主張要對漢服進行適當改造,以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而考據派則堅持要復原傳世或出土的傳統服飾文物,即使是壁畫、文獻等資料也不能全然可信;仙女派則單純追求漢服飄逸靈動的美感,至于形制是否正確并不在他們考慮的范圍內。
形制,是一件衣服是否能稱之為漢服的判斷標準,因而也是漢服愛好者歷來堅持的底線原則。平面裁剪對折,不破肩線;交領右衽;前后中縫等都是構成漢服的基本要素。
凡涉及形制問題,網絡上經常掀起論戰,圈內人尚且爭論不休,遑論對漢服僅有一知半解的圈外人。但口誅筆伐之后,不是共識的達成,而是為下一波論戰埋下伏筆。
一些比漢服更早出圈的“漢服警察”也讓不少對漢服感興趣的人望而卻步,這里的“警察”是指那些自身追求形制并要求別人也必須如此的人。譬如,將無意穿山寨服的人稱為“穿山甲”,并加以冷嘲熱諷
對于圈層文化來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道理往往奏效,一小部分心智不成熟的人,成為漢服圈被污名化的重要推手,也增加了外行人的入坑成本。
而隨著資本浪潮涌入,漢服市場開疆拓土,愈發沖淡了一些商家對形制、版型的堅持。漢服品牌十三余近日獲得A輪過億元融資,這一主打少女風格的平價漢服品牌在去年登頂淘寶天貓漢服類品牌銷售額第一。然而風頭正盛的十三余,在漢服圈里卻備受詬病。為了避免爭議,十三余現在的服飾產品基本都以“國風”代替“漢服”字樣。
十余年前,那幫志同道合、立志于弘揚傳統文化的人或許未曾想到,眼下的漢服繁榮卻在某種程度上偏離了他們預定的軌道。
據《2019-2021中國漢服產業報告》指出,從漢服消費者的購買動機來看,有47.2%的消費者是出于對漢服文化的喜歡,也有40.3%的消費者是出于對流行時尚的追求。漢服最初民族文化符號的意味被稀釋,而更多地讓位于一種消費標簽。
不管怎樣,漢服消費市場的擴大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這能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殊途同歸嗎?要讓圈內人與圈外人達成共識,現在看來并非一件易事,爭論或許會伴隨漢服的普及而一同進行。
破圈之困
漢服和洛麗塔、JK制服并稱為“破產三姐妹”,一旦入坑就意味著多了一個燒錢的愛好。與普通服裝相比,漢服制作工藝復雜,設計、布料、刺繡、花樣等,一層層工序的加入,拉長了工期,也抬高了價格。
定位中高端漢服的朙華堂,單品通常在1400元到7800元不等,套裝定價大都在一萬元左右。因其采用復雜的工藝,從下單到拿到成衣要等一年左右,截止到5月20日,朙華堂官網顯示的服飾工期已經排到2022年3月中旬。
為了一件鐘愛的衣服,動輒要等上一年,雖然這僅屬于極端個別的情況,但從下單到收貨,等上個把月,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這無疑是在挑戰消費者的耐心,為此目前漢服商家基本上采用“定金+尾款”的銷售方式,消費者先付定金,商家按照訂單需求跟廠家確定生產量。
然而,工期長、成本高,也為抄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一家原創店鋪,每個季度能上新的款式極其有限,經過市場的大浪淘沙,能成為爆款的更是寥寥。“但抄襲商家只需要買一套爆款衣服,然后照葫蘆畫瓢,就能以更低的價格大批量地投放到市場上。”劉慧說。
劣幣驅逐良幣,擠壓了原創漢服品牌的生存空間。
抄襲商家坐享其成,原創商家不答應,花大價錢買正版的消費者也坐不住了。漢服界的“山正”之爭有愈演愈烈的態勢,“山”即“山寨”,指模仿或抄襲別家樣式的漢服。消費者缺少正面剛抄襲商家的能力,便將屠刀對準了穿“山”的人,勢必要將穿“山寨”漢服的人釘在恥辱柱上。
一些知名漢服品牌對抄襲現象也忍無可忍,訴諸法庭。版權的矛盾,歸根結底來源于商家。不過,近年來,一個值得欣慰的事情是,商家的版權意識有了明顯的提升。
曹縣的漢服產業便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曹縣從2009年開始發展電商,最初經營演出服生意,2013年-2015年,演出服分類逐漸細化,其中的一支便發展成了如今蓬勃興旺的漢服產業。設計、打版、縫紉、加工,擁有全套產業鏈的曹縣瞅準了漢服熱的時機,從2017年開始迅速鋪開漢服產業的版圖。據統計,曹縣約有漢服及上下游相關企業2000多家,原創漢服加工企業超過600家。
但興沖沖地投身漢服產業的商家,最初卻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在吃了版權的苦頭之后,曹縣商家更加注重原創設計,“現在商家都在網上對接設計師,基本上花費1000-30000元能拿下一套衣服的版權費。”蘭濤說。此外,還有學美術出身的返鄉人才操刀設計,并與設計師開展合作,更多的原創品牌在這片土地上持續涌現。
在業內人士看來,漢服現在面臨的種種問題,是漢服這一小眾愛好邁向大眾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陣痛”,這也恰恰說明了它正處于一個破圈的關鍵時期。
不管漢服自身承載了多少文化意義,歸根結底還是一件服飾,破圈之路上最亟待解決同樣也是最淺表的問題,依然是漢服需要更普適化的場景。
針對漢服同袍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穿漢服的人為60.19%,比去年有明顯上升;而選擇在傳統節日和活動中穿漢服的人分別為10.06%和14.32%,比去年都有所下降。
不同于和服和韓服,漢服同袍對漢服的適用場景寄予了更多的期許。穿脫不便、裙擺曳地的漢服,與當前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已不能相容。于是,改良漢服應運而生,兼顧傳統漢服形制與現代人的日常習慣,如宋制的飛機袖和兩片旋裙在經過改良后,成為日常通勤著裝的另一種選擇。
漢服普及的理想程度是什么?“可能最理想的程度是每個人的衣柜里都有一件漢服。”劉慧說。不過,距離這一天的到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記者 李夢馨)
相關閱讀
- (2022-06-07)消費者投訴:iBox鏈盒提現難
- (2022-04-22)鋼鐵行業產量下降 行業高質量發展逐漸開啟
- (2022-04-22)生豬養殖板塊有望迎來第二輪上漲 擴張速度放緩
- (2022-04-22)復盤A股歷次回購熱潮 價值提升效果明顯
- (2022-02-09)中泰證券:低估值藍籌依然是潛在利好主線
- (2022-02-09)中信建投:國有房企提質增效有望加速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