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高經濟增長,實施減稅降費
“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要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業、住房、養老、生育等民生問題,12月8日至10日在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一系列重要信息。
就業優先
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
“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會議鮮明的觀點,傳遞穩就業積極信號。
這次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穩就業正是題中之義。
會議要求,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
今年1至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33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今年我國就業基本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就業結構性矛盾分化趨勢有所加重、重點就業群體就業心態呈現新變化、中小微企業等就業主要創造者仍受到疫情影響,就業形勢依然面臨一定挑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說。
市場主體承載著數億人的就業創業。會議強調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
專家表示,這有利于強化對市場主體,特別是廣大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增強市場主體信心,助力發揮各種就業形態在就業方面的作用。
住房需求
堅持“房住不炒”,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會議要求,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房住不炒’既包括抑制‘炒’,也包括支持‘住’,這個定位有利于夯實房地產長期平穩健康發展的根基。當前形勢下,這對于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具有重要意義。”
倪鵬飛認為,通過發展和利用保障房、長租房、商品房,完善金融、土地、稅收等政策措施,有利于滿足居民更高質量、更多樣化的合理居住需求。
房地產業鏈條長、產值大,在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業內人士表示,會議提出“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養老保障
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兜住兜牢民生底線格外重要。會議要求,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據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為老年人提供收入、服務等方面的保障,要求我國加快探索和推進一系列改革。”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宏偉說。
今年6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補充養老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年金基金規模超過4萬億元。
胡宏偉認為,提升養老保險統籌層次,有利于養老保險制度健康運行、推進勞動力市場一體化和區域協調發展。
生育政策
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
會議要求,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
今年7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發布,作出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重大決策。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
目前,我國多地已陸續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上海將生育假由30天延長到60天;青海給予男方看護假15天……增設育兒假、延長產假、發放補貼等舉措成為亮點。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優化生育政策的核心在于釋放家庭生育意愿,這需要社會各界通力協作,提升社會化服務的支撐能力,緩解家庭生育、撫育壓力,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應對好人口老齡化壓力。
共同富裕
“蛋糕”既要做大做好,又要切好分好
會議認為,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要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目前,脫貧攻堅已取得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研究員馮文猛表示,會議強調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有助于更好促進收入分配合理、社會公平正義。
馮文猛表示,慈善事業作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方式,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同時,自覺自愿是慈善事業發揮作用的重要原則,有助于讓更多社會力量懷著使命感參與其中。
能源供應
做好保供穩價,倡導綠色低碳
會議認為,要確保能源供應,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帶頭保供穩價。
關于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會議認為,要堅持節約優先,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在生產領域,推進資源全面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在消費領域,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電力、煤炭供需持續偏緊,多種因素導致此前一些地方出現拉閘限電。各級部門采取有力措施保證能源供應特別是民生用能,能源供需緊張形勢有所緩解。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韓文科表示,確保能源供應特別是民生用能,事關經濟平穩運行,關系千家萬戶的生活。國企是我國煤炭、電力生產的“主力軍”,要帶頭保供穩價。(記者 樊曦 舒靜 葉昊鳴 周圓 劉夏村 王雨蕭)
相關閱讀
- (2022-11-03)標普全球10月香港PMI回升至49.3 企業仍受供貨商表現倒退所困擾
- (2022-10-28)杭州銀行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260億元 公司不良貸款率0.77%
- (2022-10-27)珠海萬達商管三次遞表港交所 募資擬用于戰略投資
- (2022-10-27)溫州銀行加強資本管理 已獲準發行不超6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
- (2022-10-27)3只債基宣布提前結募 10月26日起不再接受認購申請
- (2022-10-27)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新鮮出爐 部分個股遭遇減持
熱點推薦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最近更新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
- (2023-01-06)【獨家】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11月貿易帳(億美元)下降至-730
- (2023-01-06)全球焦點!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至12月3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萬人)改善至22.5
- (2023-01-06)環球短訊!2023年1月5日外匯交叉貨幣對行情分析
- (2023-01-06)環球快播:人民幣兌換英鎊匯率走勢(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新視野】銀價失守重要支撐!白銀日內交易分析:銀價恐再回調約3%
- (2023-01-05)2022年全國撤銷近3000家分支機構“過冬”,青島有保險公司撤銷6個營業部
- (2023-01-05)天天快消息!2022年銀行業涉反洗錢被罰3.6億 225家銀行領罰單
- (2023-01-05)熱議:歐元/美元行情綜述(2023年1月5日)
- (2023-01-05)今日三大主要貨幣走勢分析: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美元兌日元(2023年1月5日)
- (2023-01-05)世界速遞!非農前瞻:美國失業率增長速度恐超過美聯儲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