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逾八成學校是“綠色學校” 踐行綠色環保生活理念
按照教育部《綠色學校創建行動方案》,到2022年,60%以上的學校要達到綠色學校創建標準。到目前為止,廣州地區已經超額完成綠色學校認定,全市超過八成學校被認定為“綠色學校”,位居廣東省第一名。
創辦綠色學校的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當時由生態環境部倡導。一直以來,廣州不少學校都積極倡導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綠色學校的創建中,涌現出不少國際生態校。二十多年過去了,在新一輪綠色學校的創建過程中,廣州的學校已不滿足于“硬指標”,而是從學校課程、活動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軟指標”影響師生,讓環保理念深深根植于孩子們內心,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
綠色學校展示——
【協和學校】 師生在創造性勞動下建設生態美好家園
在廣州市協和學校(以下簡稱“協和”)的趣園里,一個已經8年多沒換過水的錦鯉池,水體卻依然清澈見底;學校瘦園是一片天然濕地,時不時能聽到蛙聲;每天早上和傍晚,真草足球場上有上百只小鳥在草地上覓食,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的景色總是吸引著師生駐足享受……從2003年創辦生態校園開始,近20年時間,協和校園每年都要接待一批又一批從世界各地前來參觀和取經的友人。
協和校園是一個大的生態園,包含多種生態系統,如: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微生物生態系統等,分布在校園各處,起著相應的作用。同時,減少草坪的設置,多種喬木和灌木,減少施肥和節約管理成本,增強調節環境的能力,充分發揮植物、微生物凈化環境的能力等。整個校園是學生們進行各種研究性學習的天然寶庫。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生態園的建設者也是協和的師生,這是他們在創造性勞動中建設的美好家園。
據協和科研處主任郭永峰介紹,師生們在協和生態校園的建設中實施了水處理的技術、節能減排技術、綠色建筑集成技術和生態建筑技術。自2003年啟動生態校園建設至今,共有約150個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是依據生態校園建設來開展的,并且大部分成果直接被學校應用到校園建設中。很多學生因為親身參與了學校的建設,對生態、環保、科技等分外感興趣,大學甚至今后從事的職業都與此有關。不少家長都感動于孩子在如此的環境中得到真正的成長教育,讓孩子在高中就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
協和作為廣東省首批綠色學校,除了整個校園是著名的生態園外,在近20年的綠色學校發展中,已成功將勞動教育與生態教育互融互促。校長何冠南表示,如今在校園里,有很多自然與人、生與生、生與師和諧共生的景象,“這正是學校基于生態教育特色優勢,以勞動教育作為新杠桿,讓‘構建協和教育生態文化,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教育理念出新出彩。”
【市一幼】 一年四季草長鶯飛、瓜果飄香
每天傍晚時分,位于北較場路的廣州市第一幼兒園(簡稱“市一幼”)生態校園里,送走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又迎來了一派自然和諧的場景:上百只小鳥從旁邊的越秀山飛來覓食,頓時鳥聲、蛙聲、流水聲,聲聲入耳。熱鬧了一天的幼兒園并末因為孩子們的放學而寂靜下來,相反,動物們的出場,讓這所幼兒園一整天都生機勃勃。
2003年,市一幼成為首批“全國綠色幼兒園”,2012年成為廣州市首批并且迄今為止唯一一所“國際生態幼兒園”。市一幼不僅在校園環境的創設上物種豐富多樣,還把環境教育融入孩子成長的點滴。市一幼園長呂鳳清認為,市一幼的環境教育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在談及幼教時經常所說的場景化教學,要營造良好的校園和區角環境去幫助孩子們深度探究;第二層是生態層面的環境教育,如萌發孩子愛護地球、低碳文明、保護自然、愛護小動物等的情感。
市一幼的孩子們確實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教育場所,幼兒園種植有超過300棵樹,超過150 種植物,一年四季都草長鶯飛、瓜果飄香。校園里動物種類也很多,除了幼兒園自養的小魚、烏龜、鴿子等外,還有從各處飛來的鳥類、蜜蜂、蝴蝶等。在如此生意盎然的校園里,孩子們可以肆意奔跑,與動植物和諧共處。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愛護環境,每一位小朋友從入讀小班開始,就要認領一棵樹,每天負責給自己認領的樹澆水、施肥,觀察和陪伴其成長。呂鳳清說,孩子們在呵護小樹成長的過程中收獲是巨大的,他們懂得了植物的多樣性,“我們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植物有多樣性,有不同的種類,人類也一樣,有不同的膚色,不一樣的性格,大家在一起要和諧共生,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沙面小學】 構建“家校社”協同管委會,環境教育沒有“圍墻”
廣州荔灣區沙面小學本部位于名聲在外的“綠洲”——沙面島上。島上古木參天,林蔭蔽日,擁有的古樹名木數量占據廣州的半壁江山。沙面島還被評為廣東省的綠色社區,優美的自然環境成了沙面小學師生開展環境教育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早在2004年,沙面小學就被評為全國綠色學校,學校引入“國際生態學校”建設的先進理念,建立了環境教育協同管理委員會,由校長任組長,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代表、社區代表組成委員會成員。每學期召開一次全體大會,通過調研座談,有針對性地確定進行環境教育的重點,并加強反饋交流。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推動學校環境教育工作的開展,促進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社區有關代表之間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大家的環境保護能力與環境保護意識,實現學校、家庭、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沙面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姚丹介紹,學校結合校情特點和沙面社區的自然環境優勢,除了在學校各方面工作中滲透環境教育外,更樹立了環境教育沒有“圍墻”這一理念。“我們與沙面社區開展互動式系列創綠活動,學生直接用社區的場地,與社區一起開展環境教育。近幾年來,社區和學校互動活動頻繁,各項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沙面小學把保護環境的信息推向家長、居民、游客,建起了一所沒有‘圍墻’的綠色學校。”
為了讓環境教育成為教師日常教學實踐中的自覺行為,提高教師進行環境教育的教學實效,沙面小學開展了專項的環境教育科研工作,通過定期組織教師學習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提高廣大教師的環保技能,開展環境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為了引導和規范學生自覺愛護環境的行為,學校制訂了《沙面小學學校綠色守則》《沙面小學學生家庭綠色守則》《沙面小學環境教育協同管理委員會章程》等制度,并作為全校性的常規評比,對環境保護的好人好事進行表彰,對違反守則的學生通過教育引導,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自覺追求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校經常組織學生進行沙面環島調查,對古樹名木的生長情況進行研究,學生們圍繞沙面的保護和開發寫出了一系列小論文,有些觀點整理后交政府有關部門并被部分采納,成了改造沙面島的好建議。學生親手繪制的環保明信片也風靡整個沙面島。
綠色聲音——
“綠色學校”創建覆蓋面廣泛,創建成效顯著
1996年,《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中首次提出“綠色學校”,是指在實現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礎上,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在學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納入有益于環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續不斷地改進,充分利用學校內外的一切資源和機會全面提高師生環境素養的學校。
2019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綠色生活創建行動總體方案》。2020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印發《綠色學校創建行動方案》,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積極開展綠色學校創建行動。到2022年,60%以上的學校達到綠色學校創建要求,有條件的地方要爭取達到70%。廣州市教育局于2020年底迅速啟動廣州地區綠色學校創建行動。據統計,廣州地區有各類學校1676所,所有學校均要參加綠色學校創建。截至目前,廣州地區創建廣東省“綠色學校”活動累計完成四批,超過80%的學校被認定為“綠色學校”。第五批“綠色學校”的評比也即將啟動。
“以前‘綠色學校’的申報是各個學校自愿申報,現在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學校達到綠色學校評價標準,覆蓋面更加廣泛,而且各學校也積極爭創‘綠色學校’。”郭永峰認為,這個變化趨勢非常好,“環境保護本來就是要師生共同完成,保護環境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在課程和活動中體現出來,同時生態環境與科技和勞動教育息息相關,是跨學科融合非常好的抓手。”
在協和最近的學農活動中,郭永峰驚喜地發現,學生從一開始就帶著科學觀察和環保的觀念來勞動。“我們學農最后的總結是以展示勞動成果的形式來檢驗大家的收獲,每個班的勞動成果展示都非常精彩,如‘夜觀自然筆記’‘樹林考察’‘木工研學成果報告’‘野炊研學報告’‘香囊的制作’‘茶文化研究’等。學生們的展示讓臺下師生都非常驚喜和感動,我們不僅感嘆學生跨學科分析的能力,如樹木考察是比較學術性的,學生能從數據反映樹林作用,從實踐聯系數學、地理、生物等教材內容,從自然環境聯系協和生態建設,從協和生態建設聯系生態文明社會等;看似平常的劈柴和生火的勞動,高二8班的同學運用了實驗統計方式,用物理和化學的理論分析,配以詼諧有趣的小品進行展示,獲得臺下陣陣的掌聲;更重要的是,如此展示,讓一些平時性格內斂的學生也找到了展示的舞臺,比如分享‘夜觀自然筆記’的這位女生,平時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很文靜、信心不足,但她熱愛自然,上學期在學校養蝴蝶。就在此次展示前,她還覺得自己肯定輸定了,但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下,她最終以精彩的演講征服了在場所有的人,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我想,這就是教育的意義:給學生一個舞臺,他們會有無限的可能。”
家校互動,共建“環保之家”
姚丹認為,學生在學校接受到的環保教育,很重要的一點是既要自我教育,又要教育他人,“我們要求‘以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讓每一位學生成為家庭環境教育的小主人,成為家庭環境教育的使者。學校指導學生對家庭進行環境教育進行跟蹤性調查,了解家庭開展環保活動的現狀,根據現狀進行分析,采取相應的措施,調動家庭開展環境教育的積極性。并對比節能前后家庭能源的使用情況,提出家庭日常環保的可行方案等。”
姚丹很欣喜地看到,孩子們在成為家庭環保使者后,真的影響了家庭成員的環保意識和行為。學校還定期評選“環保之家”,并與社區相結合共同組織開展“綠雅居”評選活動。沙面小學的學生家庭連續多次被評為社區“綠雅居”家庭。每年3月學校舉行的“我與小樹同成長”“沙面小學親子自駕車植樹活動”,都得到眾多家庭的熱烈響應,家長和學生自己動手布置車輛宣傳保護環境,植樹綠化,產生了強烈的社會效應。(記者 何寧)
相關閱讀
- (2022-11-08)教育部等八部門發布明確通知 北京民辦中小學紛紛摘掉公辦校名
- (2022-11-07)河北唐山實施智慧體育項目 有效監督管理教育教學工作
- (2022-10-28)數字化轉型為公眾藝術教育拓展新空間 美術教育該有怎樣的社會擔當?
- (2022-10-20)上海實施老年大學“倍增計劃” 高新技術為老年大學賦能
- (2022-10-20)職教課堂需要增強適應性 “學做共創空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2022-10-20)“三步走”助力高職提質培優 打造地方特色育人樣本
熱點推薦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最近更新
- (2023-01-06)當前熱文:1月6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歐元/美元上漲 歐洲各國通脹率差異大
- (2023-01-06)微動態丨今日六大貨幣對多空情緒分析報告(2023/1/6)
- (2023-01-06)觀天下!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指數越來越顯示出逆轉的跡象
- (2023-01-06)外匯市場最新行情走勢展望:澳元/美元將延續盤整
- (2023-01-06)天天觀速訊丨中信建投期貨1月6日交易策略
- (2023-01-06)最資訊丨經濟觀察 | 中國跨境電商“加速跑” 從規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轉變
- (2023-01-06)“惠民保”要更惠民
- (2023-01-06)強鏈保供守好經濟生命線
- (2023-01-06)每日熱議!新茶飲研究報告:新茶飲線上訂單占比顯著提升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