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區:走出一條高新技術產業化道路
從1988年我國第一家國家高新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正式成立,到如今國家高新區已走過30多年的歷程。國家高新區的隊伍也從中關村1家擴容至遍及大江南北的169家。
30多年來,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道路。
30多年來,國家高新區成功探索了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積累了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寶貴經驗,在體制機制創新、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創新創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具有突出優勢。
2020年,169家國家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15年的11.7%,提高到12.3%;營業收入、工業總產值、出口總額、利潤總額分別實現41.8萬億元、25.8萬億元、4.3萬億元、3.3萬億元,分別較2015年增長62.0%、36.5%、29.1%、101.2%。其中,中關村、張江、深圳、西安、東湖等高新區營業收入超過萬億元,深圳、西安等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占所在城市比重達到20%以上,是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載體。
用3個關鍵詞可以概括國家高新區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
高新區是創新高地。國家高新區持續集聚高水平創新資源,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國家石墨烯創新中心、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國家基因庫等一批重量級創新平臺相繼建成。中關村科學城、上海張江科學城、西部(重慶)科學城等加快布局,新型研發機構、協同創新平臺加快建設。在信息網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清潔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等領域涌現出一批引領性原創成果,高鐵、北斗導航、大飛機、5G等國家戰略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科技研發投入持續強化,2020年企業R&D經費支出8259.2億元,約占全國企業R&D經費支出的50%。發明專利授權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分別占全國的37.5%、44.7%;每萬人從業人員擁有有效發明專利達到388.1件,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3倍。
高新區也是產業高地。截至2020年底,國家高新區集聚高新技術企業8.1萬家,占全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36.4%;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5.1萬家,占全國的33.6%;擁有瞪羚企業3330家,近三年年均增長16.3%;擁有境內外上市企業1476家,其中中小板308家,創業板428家,科創板上市企業53家,占全國科創板上市企業數的67%。營業收入超百億元、超千億元的創新型企業加快聚集,華為、阿里巴巴、小米、大疆等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技術大企業持續發展壯大。
高新區還是人才高地。國家高新區各類創新型人才持續匯聚,2020年從業人員達到2213.5萬人,本科以上學歷人數占比達到38%,每萬名從業人員中R&D人員全時當量是全國的13.8倍。
新時期,將國家高新區建設成“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這是中央對國家高新區在新發展格局下賦予的新使命和新定位。
國家高新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繼續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方向,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為抓手,以培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產業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產業發展現代化水平,將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堅持創新驅動,引領發展。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根本路徑,優化創新生態,集聚創新資源,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引領高質量發展;堅持高新定位,打造高地。牢牢把握“高”和“新”發展定位,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構建開放創新、高端產業集聚、宜創宜業宜居的增長極;堅持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以轉型升級為目標,完善競爭機制,加強制度創新,營造公開、公正、透明和有利于促進優勝劣汰的發展環境,充分釋放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堅持合理布局,示范帶動。加強頂層設計,優化整體布局,強化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突出特色,分類指導。根據地區資源稟賦與發展水平,探索各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建立分類評價機制,實行動態管理。
到2025年,國家高新區布局更加優化,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體制機制持續創新,創新創業環境明顯改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立高新技術成果產出、轉化和產業化機制,攻克一批支撐產業和區域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國際領先的產品,涌現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產業集群,建成若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和一批創新型特色園區。到2035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主要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實現園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家高新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要牢記關于國家高新區發展要“又高又新”的重托,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勇擔新時代使命,努力把國家高新區建成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用奮發有為的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記者 李爭粉)
相關閱讀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熱點推薦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點速訊: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
- (2023-01-06)XM外匯:美國原油庫存增加,WTI油價自周線低位反彈,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熱議:嘉盛集團:美元全盤走強,紐元/美元下跌處在兩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環球精選!歐元區最新數據預測:歐元區12月調和CPI年率-未季調初值(%)預期值 9.7,或利好歐元
- (2023-01-06)今日外匯市場主要貨幣阻力支撐位預測(2023/1/6)
- (2023-01-06)環球即時:今日重點關注的財經數據和事件及主要數據解讀(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動態: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印發
- (2023-01-06)環球微動態丨年貨節助力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點丨新疆阿克蘇地區著力打造能源資源產業基地
- (2023-01-06)全球熱頭條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免稅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