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門多措并舉,我國能源保供取得成效
近日,我國迎來強降溫寒潮天氣,部分地區出現大風、暴雪等惡劣天氣,有人直呼“一夜入冬”“初雪很美,但凍哭了”。面對“斷崖式”降溫,我國能源供需形勢如何,今冬明春民生用能是否有保障?
全國煤炭產量創歷史新高
受寒潮天氣等因素影響,11月6日全國煤炭產量跌破1100萬噸。對此,山西、陜西、內蒙古等煤炭主產區科學合理組織生產,加強安全管理,加快恢復生產,最大限度減少寒潮對穩產增產的影響。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目前,隨著煤炭增產增供措施不斷落地見效,煤礦優質產能進一步釋放,全國煤炭產量迅速恢復并快速提升。11月7日至9日調度日平均產量達到1175萬噸,已超過寒潮前幾日平均生產水平,其中11月9日產量達1182.5萬噸,為近年來第三高位。
11月10日,煤炭調度日產量達1205萬噸,創歷史新高,較上一個峰值增加12萬噸;其中,山西、陜西、新疆等多省區煤炭產量均創近年來新高,為全國能源保供穩價工作奠定了更為牢固的基礎。
與此同時,煤炭價格逐漸回歸理性。繼內蒙古伊泰集團、蒙泰集團、匯能集團和興隆集團等多家民營企業主動下調坑口煤售價后,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等國有企業也相繼主動下調煤價。另外,在近日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召開的會議上,全國10多家主要煤炭企業表態跟進,主動將主產地5500大卡動力煤坑口價格降至每噸1000元以下。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市場監測情況看,近期煤炭供需形勢持續好轉,煤炭期現貨市場價格均出現明顯下降。隨著后期煤炭產量提升,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將進一步改善,預計煤炭價格將加快向合理水平回歸。
電廠存煤水平進一步提升
近期,山西、陜西、內蒙古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通過設立舉報電話、實地調查檢查等方式,對本轄區內存煤場所進行全面摸排,分類加強監管和清理整頓,堅決清理取締未經批準以及未辦理用地、環保、安全等手續的存煤場所,嚴厲打擊利用違規存煤場所囤積居奇、哄抬煤價等非法牟利行為,維護煤炭經營市場秩序。
此外,國鐵集團等鐵路運輸企業也全力組織增運,鐵路煤炭發運量屢創歷史新高,保障了煤炭增產增供、存煤快速提升。
“產、運、需各方積極應對惡劣天氣給能源保供帶來的影響,鐵路、公路、港口主動采取預防和應對措施,全力增加電煤供應,寒潮對電煤運輸的影響正逐步消除。”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隨著全國煤炭產量和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電廠供煤、存煤和港口煤炭場存水平進一步提升。
據統計,11月9日,全國統調電廠供煤大于耗煤再次超過150萬噸,存煤突破1.2億噸,較10月底增加超過1200萬噸,可用天數提升至21天。10日,全國電廠供煤再次超過800萬噸,達到814.3萬噸;供煤大于耗煤超過200萬噸,達204.3萬噸,電廠存煤達1.23億噸,可用天數超過21天。11日,北方主要港口存煤2400萬噸,較月初增加超過400萬噸;其中,秦皇島港存煤565萬噸,較月初增加60萬噸。
“短期看,強力調控是必要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從高質量發展的長遠角度看,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尤其是煤電領域市場化改革,在統籌協調上下更大功夫。
有能力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據氣象部門預計,11月7日至16日,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將較常年同期偏低2℃至4℃,局地偏低6℃左右;13日至14日,一股冷空氣將影響華北大部、東北地區南部,氣溫將下降4℃至6℃。
寒潮來勢洶洶,各地、各部門多措并舉,做好能源保供。
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多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表示,已啟動氣象災害(暴雪)Ⅲ級應急響應,全力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應急工作。自11月1日起,天津提前啟動供熱,供熱應急搶險隊和日常維修隊24小時待命,應對突發情況。寧夏銀川提出18條保供措施,通過強化電煤、電力、天然氣保障等,提升群眾“溫暖指數”。
在保障電力可靠供應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推進增產增供基礎上,組織煤炭企業與煤電企業簽訂一批中長期合同。截至11月6日,各省區市發電供熱企業煤炭中長期合同覆蓋率均已超過90%,其中24個省區市達100%。
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各地區、有關部門和企業,持續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為冬季保供打下了堅實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今冬明春民生用電和用氣全額保障沒有問題,會指導地方和企業堅持民生優先,必要時“壓非保民”,科學制定有序用能方案。
“我國有資源、有條件、有能力確保人民群眾安全溫暖過冬。”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科研外事處處長蘇銘說。(記者 劉坤)
相關閱讀
- (2022-11-07)牙膏品牌花式打“功效宣傳”擦邊球 如何加強行業自律?
- (2022-10-28)濟南市中區就業形勢持續保持穩定 舉辦線上線下招聘180場
- (2022-10-21)近期豬肉價格出現明顯上漲 北京對豬肉市場價格進行調控
- (2022-09-29)婚俗改革試驗區成效明顯 涌現一些創新做法
- (2022-09-23)肉雞企業收入回暖 各地龍頭企業有擴產計劃
- (2022-09-16)種植牙指導價落地 市場有望形成規模效應
熱點推薦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最近更新
- (2023-01-06)開曼群島元怎樣換算英鎊?開曼群島元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對人民幣匯率怎樣?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鎊?
- (2023-01-06)老撾基普對人民幣匯率如何?1萬老撾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銖等于多少人民幣?泰銖怎樣兌換馬來西亞元?
- (2023-01-06)臺幣與澳門元匯率怎樣兌換?2000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2023-01-06)世界今亮點!上海技能人才工資增幅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點速看:外匯主要貨幣對技術分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由于市場懷疑美聯儲的承諾,歐元兌美元突破步履蹣跚
- (2023-01-06)世界熱資訊!1月5日外匯市場行情走勢分析:美元兌日元處于關鍵匯合區,美國數據即將公布
- (2023-01-06)當前資訊!今日晚間白銀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點數據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熱消息:江西九江開出2023年度首列中歐班列
- (2023-01-06)今日熱搜:“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頭條丨及時幫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
- (2023-01-06)全球最資訊丨云南制造業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環球快消息!“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 (2023-01-06)世界看熱訊:“穩經濟、促發展”進行時③丨保供穩產促發展,企業生產忙起來
- (2023-01-06)頭條:國內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
- (2023-01-06)天天報道:近5年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6.5%
- (2023-01-06)焦點快播:中關村創新引領能力持續增強
- (2023-01-06)【獨家】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11月貿易帳(億美元)下降至-730
- (2023-01-06)全球焦點!美國最新數據分析:美國至12月3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萬人)改善至22.5
- (2023-01-06)環球短訊!2023年1月5日外匯交叉貨幣對行情分析
- (2023-01-06)環球快播:人民幣兌換英鎊匯率走勢(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新視野】銀價失守重要支撐!白銀日內交易分析:銀價恐再回調約3%
- (2023-01-05)2022年全國撤銷近3000家分支機構“過冬”,青島有保險公司撤銷6個營業部
- (2023-01-05)天天快消息!2022年銀行業涉反洗錢被罰3.6億 225家銀行領罰單
- (2023-01-05)熱議:歐元/美元行情綜述(2023年1月5日)
- (2023-01-05)今日三大主要貨幣走勢分析: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美元兌日元(2023年1月5日)
- (2023-01-05)世界速遞!非農前瞻:美國失業率增長速度恐超過美聯儲預期